什麼是萊特幣(LTC)?
萊特幣(LTC)是一種由前谷歌工程師查理·李(Charlie Lee)於2011年創建的山寨幣。旨在成為“輕量版比特幣”,近乎實現即時低成本支付。萊特幣在其區塊鏈中採用比特幣的代碼和某些特徵,但優先考慮交易確認速度,使每秒交易量(TPS)更高,區塊生成時間更短。
由於與比特幣相似,開發者一直拿萊特幣區塊鏈作試驗場,試用他們想在比特幣中運行的技術。例如,隔離見證(SegWit)和閃電網絡首先在萊特幣區塊鏈中運行,而後才應用到比特幣中。
萊特幣總供應量為8400萬枚。與比特幣類似,它也具有通貨緊縮特質,每84萬塊減半(約每隔四年)一次。下一次減半預計將在2023年8月。您可在包括幣安在內的各種加密貨幣交易平台購買萊特幣。
萊特幣(LTC)是最早進入市場的山寨幣之一。萊特幣於2011年首次推出時,因其區塊鏈多源於比特幣代碼,與比特幣並稱“比特金,萊特銀”。部分加密貨幣投資者將比特幣視為優質價值儲蓄工具,由於確認時間短,交易費用低,萊特幣更適合點對點支付。
什麼是萊特幣(LTC)?
萊特幣(LTC)是最早進入市場的山寨幣之一。其區塊鏈由前谷歌工程師查理·李(Charlie Lee)於2011年創建,基於比特幣的開源代碼開發。萊特幣在此基礎上做出部分升級,例如區塊生成率更快,引入全新稱作Scrypt的工作量證明(PoW)挖礦算法。
萊特幣總供應量為8400萬枚。與比特幣類似,萊特幣也可通過挖礦獲得,並具備減半機制,即每84萬個區塊(約每隔4年)減半一次。萊特幣上一次減半是在2019年8月,區塊獎勵從25萊特幣減至12.5萊特幣。下一次減半預計將在2023年8月。
萊特幣如何運作?
作為比特幣的改進版,萊特幣旨在促成比比特幣網絡更便宜高效的交易。與比特幣一樣,萊特幣也採用工作量證明機制,通過在區塊鏈中添加新區塊,讓礦工賺取新代幣。但萊特幣沒有使用比特幣的SHA-256算法,而是使用Scrypt,一種哈希運算。該運算約每2.5分鐘就能生成新區塊,而比特幣區塊平均需要10分鐘確認。
Scrypt起初由萊特幣開發團隊開發,旨在在比特幣系統之外開發自己的去中心化挖礦生態系統,並使51%攻擊萊特幣變得更加困難。早期,使用傳統GPU和CPU卡的用戶更容易在Scrypt挖礦,這是為了防止專用集成電路(ASIC)礦機主導萊特幣挖礦。但後來開發了ASIC礦機來高效挖掘萊特幣,導致GPU和CPU挖礦被迫淘汰。
由於比特幣和萊特幣存在部分相似之處,開發者常將萊特幣用作“試驗場”,試用將在比特幣中運行的區塊鏈技術。例如,隔離見證(SegWit)首先在萊特幣中試用之後,才於2017年在比特幣中運行。 SegWit計劃於2015年在比特幣中運行,旨在將數字簽名從每筆交易中分離,更好地利用區塊中的有限空間,從而擴展區塊鏈。區塊鏈因此可以處理更多每秒交易量(TPS)。
另一種擴展方案是閃電網絡,也是在比特幣中運行之前先在萊特幣中試用。閃電網絡是萊特幣交易效率更高的關鍵因素之一。它是創建在萊特幣區塊鏈頂部的Layer 2協議,由用戶產生的小額支付渠道組成,交易費用較低。
此外,萊特幣旨在通過採用注重隱私的協議——Mimblewimble擴展區塊(MWEB)來解決交易隱私問題。它以《哈利波特》系列中的鎖舌咒語命名,該咒語可防止受害者信息洩露。與該咒語類似,MimbleWimble允許交易信息完全匿名,包括收發人地址和發送的加密貨幣數量。同時,MWEB取消無用交易信息、區塊大小更加緊湊、可擴展空間更大。截至2021年12月,萊特幣MWEB協議仍在開發中。
萊特幣用例
作為第一批山寨幣,萊特幣對比特幣代碼進行改進,提高可擴展性,使交易更快、費用更低。儘管市值無法與比特幣相提並論,但作為點對點支付系統,萊特幣有其競爭優勢。萊特幣基金會在2021年11月宣布,通過實時將萊特幣轉換為美元,可將萊特幣作為通過萊特幣VISA借記卡支付的付款方式。此外,部分企業已將萊特幣作為支付方式,包括旅遊公司、便利店、房地產代理公司及線上店鋪。
另一件值得關注的事情是,萊特幣網絡備受期待的MimbleWimble即將發布。 MimbleWimble不僅可以混淆交易的錢包地址,還可能使萊特幣的TPS翻倍。如果成功運行,升級可進一步增強萊特幣交易的私密性和可替換性。但截至2021年12月,主網暫未公佈發布日期。
總結
自2011年首次推出以來,萊特幣始終致力於成為“與比特金並稱的萊特銀”。就市值而言,它不像比特幣或以太坊(ETH)那樣熱門,但萊特幣社區期待進一步發展,繼續優化功能和用例。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