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區塊鏈橋?
如要了解區塊鏈橋,首先需弄清楚區塊鏈的概念。主流區塊鏈生態系統包括比特幣、以太坊以及BNB智能鍊等,均遵循各自的共識協議、編程語言和系統規則。
區塊鏈橋協議能連接兩個經濟與技術獨立的區塊鏈,並讓二者實現交互。橋接協議功能類似於現實生活中的跨島大橋連接,而“島”指的是相互獨立的區塊鏈生態系統。
因此,區塊鏈橋實現了所謂的“互操作性”,即承載於某個區塊鏈中的數字資產和數據得以與另一個區塊鏈交互。互操作性是互聯網的基石,意味著全世界的機器可使用同一套開放協議相互通信。區塊鏈領域存在眾多獨特的協議,如需實現類似數據和價值的便利交換,區塊鏈橋必不可少。
為何需要區塊鏈橋?
隨著區塊鏈空間發展壯大,其中的一大局限性在於不同的區塊鏈間缺乏協同運作的能力。每個區塊鏈都有自己的規則、代幣、協議和智能合約。區塊鏈橋有助於打破這些孤島,將孤立的加密貨幣生態系統整合到一起。互聯的區塊鍊網絡能讓代幣和數據在其中順暢交換。
除了實現跨鏈劃轉外,區塊鏈橋還能起到其他的有利作用。通過區塊鏈橋,用戶可訪問其他鏈上的新協議,而來自不同區塊鏈社區的開發人員可協同合作。換言之,區塊鏈橋是區塊鏈行業未來實現互操作性的關鍵要素。
區塊鏈橋如何運作?
區塊鏈橋最普遍的用例是代幣劃轉。例如,假設將比特幣(BTC)轉至以太坊網絡。一種方式是出售BTC,然後購買以太幣(ETH)。但是,這樣會產生交易費用,並面臨價格波動風險。
另一種方法則無需出售加密貨幣,使用區塊鏈橋即可達成目標。將1 BTC橋接至以太坊錢包後,區塊鏈橋合約鎖定BTC,並創建等值的包裝比特幣(WBTC),這是一種兼容於以太坊網絡的ERC20代幣。要轉移的BTC數量會鎖定在智能合約中,而等價代幣則會在目標區塊鍊網絡中發行或鑄造。包裝代幣是另一種加密貨幣的代幣化版本。它錨定特定資產的價值,通常支持隨時贖回(去包裝)所錨定的資產。
對用戶而言,這個過程需要幾個步驟。以使用幣安橋為例。首先,選擇要橋接的鏈,並確定金額。然後,將加密貨幣充值到幣安橋生成的地址。在時限內將加密貨幣發送至該地址後,幣安橋將在另一個區塊鏈中像您發送等值的包裝代幣。如要換回資金,只需反向操作該流程。
區塊鏈橋有哪些類型?
區塊鏈橋可根據功能、機制和中心化程度進行分類。
託管型與非託管型橋接
按常規類別劃分,區塊鏈橋分為兩類:託管型(中心化)和非託管型(去中心化)。
託管型橋接要求用戶信任某個中央實體,從而正確安全地操作系統。用戶應廣泛調研,確保該實體值得信賴。
非託管性橋接以去中心化的方式運行,依靠智能合約管理加密貨幣的鎖定和鑄造流程,而無需信任橋接運營商。在這種情況下,系統的安全性與底層代碼幾乎無異。
按功能劃分區塊鏈橋
另一種分類方式則基於區塊鏈橋的功能,例如包裝資產橋和側鏈橋等。
包裝資產橋可實現加密貨幣的互操作性。例如,通過將BTC包裝為包裝比特幣(WBTC),即與以太坊網絡兼容的ERC20代幣,就能將比特幣移至以太坊網絡。側鏈橋連接主區塊鍊及其子側鏈,實現二者之間的互操作性。之所以需要連接是因為主鏈與側鏈可能採用不同的共識機制。例如,xDai橋連接以太坊主網與Gnosis Chain(前身為xDai區塊鏈),後者是基於以太坊的穩定支付側鏈。 xDai由一組驗證者保障安全,這組驗證者與維護以太坊網絡的驗證者並非同一批人。借助xDai橋,兩條鏈之間即可輕鬆劃轉價值。
按機制劃分區塊鏈橋
可分為單向橋接與雙向橋接。單向橋接是指用戶只能將資產橋接至目標區塊鏈,但不得返回原生區塊鏈。雙向橋接則可向兩個方向橋接資產。
區塊鏈橋的優勢
區塊鏈橋最顯著的優勢在於能改善互操作性。
有了區塊鏈橋,包括Layer 1和Layer 2協議,以及各種側鏈在內的不同區塊鏈之間均能實現代幣、資產和數據交換。例如,比特幣用戶持有WBTC,即可使用以太坊生態系統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序(DApp)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服務。具有互操作性的區塊鍊是確保行業未來取得成功的關鍵。
區塊鏈橋的另一優勢是能改善可擴展性。有些區塊鏈橋能大量處理交易,從而提升效率。例如,以太坊-Polygon去中心化雙向橋接即為以太坊網絡的擴展解決方案。用戶因而得以從交易速度提升和交易成本降低中獲益。
區塊鏈橋存在的風險
區塊鏈橋同時存在各種局限性。攻擊者曾利用有些區塊鏈橋的智能合約漏洞,從跨鏈橋中惡意盜取大量加密貨幣。
用戶使用託管型橋接同樣面臨託管風險。從理論上說,託管型橋接背後的中心化實體可以竊取用戶的資金。如使用託管型橋接,請選擇具有長期業績記錄的成熟品牌。
另一項潛在技術局限是交易率瓶頸。單鏈的吞吐量能力瓶頸將阻礙大規模區塊鏈互操作性的實現。
雖然橋接可以緩解繁忙網絡的擁堵,但將資產轉移到另一條鏈上並不能解決可擴展性問題,畢竟用戶並不總是訪問同一套DApp和服務。例如,Polygon橋上無法使用某些以太坊DApp,擴展效率將受到限制。
最後一點,區塊鏈橋可能會導致底層協議面臨與信任差異相關的風險。區塊鏈橋連接各種區塊鏈,因此互聯網絡的整體安全強度就是其最薄弱環節的強度。
區塊鏈橋的未來前景如何?
互聯網堪稱革新性系統,部分原因在於其高度的互操作性。區塊鏈橋對提升區塊鏈行業的互操作性和廣泛普及應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項技術的重要創新,讓用戶得以在多個區塊鏈協議之間交換資產。區塊鏈橋的橋接數量、用戶量和交易總額均獲得顯著增長。
互聯網逐漸向Web3發展,對區塊鏈橋的需求將隨之增長。未來的各種創新將為用戶和開發人員帶來更高的可擴展性和效率。或許還會出現創新解決方案來應對與橋接相關的安全風險。要打造具有互操作性的開放式去中心化區塊鏈空間,區塊鏈橋必不可少。
總結
持續創新驅動區塊鏈行業的發展。先有比特幣和以太坊等開創性協議的誕生,然後各種替代性Layer 1和Layer 2區塊鏈層出不窮。加密貨幣和代幣的數量也成倍增長。
由於受獨立規則和技術制約,創新產品之間需要區塊鏈橋來實現互聯互通。區塊鏈生態系統由橋接連接後更為緊密牢固,且更具互操作性,從而在提高可擴展性和效率方面能做得更好。跨鏈橋遭受過無數攻擊。因此,提高橋接設計的安全性和穩固性的探索之路仍任重而道遠。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