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賽道及項目介紹
Last updated
Last updated
域名(Domain Name),又稱網域,是由一串用點分隔的名字組成的 Internet 上某一台計算機或計算機組的名稱,用於在數據傳輸時對計算機的定位標識(有時也指地理位置)。在傳統的互聯網中,由於 IP 地址具有不方便記憶並且不能顯示地址組織的名稱和性質等缺點,人們設計出了域名,並通過網域名稱系統(DNS,Domain Name System)來將域名和 IP 地址相互映射,使用戶更方便地訪問互聯網,而不用去記住機器直接讀取的 IP 地址數串。
傳統的 Web2.0 應用主要由域名和服務器組成,Google 等公司將網站部署在服務器之上,再將 IP 地址映射到域名,從而使得用戶可以通過 [] 等人類可讀的域名進入網站。傳統的域名由 ICANN 組織進行中心化管理和分配,因此受到各國政府的監管和政策限制。
(備註:ICANN它全稱為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 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 。該機構成立於 1998 年,位於美國加州,除了管理和協調頂級域名之外,還負責管理全球 IP 地址的分配。)
而進入到 Web3.0 時代,區塊鍊為這兩個基礎設施提供了去中心化的技術基礎,通過 IPFS 和以太坊等實現了服務器的去中心化存儲和計算,ENS 等項目為域名的去中心化提供了解決方案。
此外,在區塊鏈上用戶的地址通常為 0x 開頭的十六進制的編碼,對於用戶而言這和 IP 地址一樣難以記憶,並且在轉賬支付等過程中容易出現錯誤。而有了 ENS 等項目域名之後,用戶可以將自己的地址與域名關聯,這樣在進行轉賬等操作時就更為便利。
分佈式域名其實早在 2011 年便出現了,最早的項目是 Namecoin,它直接 fork 了比特幣的代碼,利用區塊鏈存儲域名數據。但是目前 Namecoin 的創始人早已退出項目,項目後期也並沒有具體的應用。域名具有較強的實用性,但是域名賽道真正的發展和應用較晚, 在區塊鏈發展的近幾年才開始出現較為成熟的應用。
域名項目一般可以分為兩大核心場景:專注於域名、 專注於賬戶系統,也有些項目會同時支持兩類場景。
「專注於域名」 的項目用戶場景更多是替代或補充現有的 DNS 體系,通過與 IPFS 等協議的集成,可以實現完全去中心化的前端網站的功能,所以他們更關注於與網頁瀏覽器 (比如 Brave 或 Opera) 進行合作,提高用戶體驗。目前 ENS 和 Unstoppable Domains 是被瀏覽器集成最多的協議。
「專注於賬戶體系」 的項目更多的是賦予用戶使用該賬戶體系的場景,比如在去中心化應用 (DApp) 中直接集成,而且更需要關注於與加密貨幣錢包等入口級產品進行合作和集成,提高用戶體驗。目前也就 ENS 被廣泛的集成在主流的加密貨幣錢包以及 DApp 中,而 FIO 聲稱獲得了許多加密貨幣錢包的支持,但是實際的採用度上仍處於早期,社區關注度也下滑至幾乎不可見。
而另一個核心差別在於 註冊名稱的所有權模式 ,有的是永久所有權 (但可能需要每年進行一次聲明交易,支出網絡交易費即可) ,而有的是租賃模式,需要按年支付一定的租賃費。
可註冊永久所有權的協議對用戶而言更友好一些,相當於一次支付永久使用,而租賃模式對協議本身更友好,持續的收入可以用來進行協議的維護和功能迭代。
Namecoin 是比特幣最早的 Fork 之一,甚至早於狗狗幣,區塊創世時間僅比比特幣晚了 2 年 3 個月。 Namecoin 是希望通過區塊鏈技術來存儲類似於 DNS 的記錄,也就是將「.bit」與其他具體的 IP 地址、系統內地址的「映射關係」記錄在 Namecoin 的區塊鏈上。
ENS 是基於以太坊的開放式、可擴展的去中心化域名服務協議,為用戶提供了.eth 域名和集成的 DNS 域名。用戶通過 ENS 可以實現區塊鏈地址的映射,極大的便利了用戶轉賬交易等操作。
此外,網站可以通過 ENS 將去中心化域名與 IPFS 的和以太坊的去中心化計算和儲存相結合,從而實現 Web3.0 網站的部署。
目前,ENS 項目已經集成了全部的 DNS 域名,ENS 的去中心化域名的解析能力也已經被集成在了幾個加密貨幣友好的網頁瀏覽器中,以更方便地接入傳統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兼容所有現有的瀏覽器 。比如 Brave 和 Opera 等。
而在應用方面,ENS 支持了 58 種錢包地址,幾乎涵蓋了所有的主流錢包,還集成了近 300 個 Dapp,涵蓋了雲存儲、Defi 等多個領域。作為 Web3.0 的基礎設施而言,ENS 為用戶和網站部署都提供了較為成熟和優秀的解決方案。
相對於其他域名項目而言,ENS 的產品建立在以太坊上,有著以太坊較為繁榮的生態支撐。此外,它還採取更為靈活的付費政策,對於用戶而言更加友好。雖然 ENS 在域名多樣性方面略少於其他項目,但是它在應用集成方面表現更好。目前 可以說ENS已經逐漸演變成加密貨幣市場中 影響力最大 的賬戶體系和去中心化域名系統。
DAS 的全稱是 Decentralized Account Systems (去中心化賬戶系統) ,它採用 Nervos CKB作為該系統的基礎設施,也正因為採用了 Nervos,它相比以太坊可以實現很多獨特的功能,比如可以使用任意公鏈的私鑰來註冊和管理 DAS。
從具體用例來說,DAS 目前已經支持了通過 ETH 和 TRX 的私鑰來管理和控制 DAS 協議,這也就意味著以太坊用戶可以直接管理到 Nervos 網絡中和 DAS 相關的智能合約,而不需要生成 Nervos 的地址。
從 錢包支持上來說,DAS 應該說是僅次於 ENS 的了,已經支持了多個主流錢包,包括 TokenPocket、imToken、HuobiWallet、AlphaWallet、HyperPay、BitKeep 等,像 NFTScan,NFTGo 這些應用都已經集成了 DAS。
Unstoppable Domains 是一個基於以太坊的去中心化域名註冊協議,為用戶提供具有永久所有權的 NFT 域名註冊業務。它將域名塑造成 NFT 產品,提供了多種域名格式供用戶選擇,並且主張一次付費永久擁有。用戶可像購買 NFT 產品一樣,直接在其網站上購買域名。
公開資料顯示,Unstoppable已獲得Draper Associates、Boost VC、Coinbase Venture和Protocol Labs的支持,同時獲得以太坊基金會和Zilliqa基金會的資助
Unstoppable Domains 則提供了.x 和.cryto 等 9 種域名,此外還將推出.blockcoin 域名,在域名的選擇方面更為豐富。
不同於其他域名平台,Unstoppable域名註冊是終身的,無需續簽,並且無需託管代理即可轉讓域名所有權,最低註冊費用僅為5刀。
Unstoppable Domains 在瀏覽器集成中有非常大的優勢,它也幾乎支持了 ENS 支持的瀏覽器。除此之外,Unstoppable Domains 還自己開發了網頁瀏覽器—— Unstoppable 瀏覽器,還開發了基於Chrome 的開源插件,可以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
Handshake 是一個去中心化域名協議公鏈,採用 PoW 挖礦機制。它通過自己獨立的區塊鏈提供域名的註冊分配業務,從而替代傳統的證書頒發機構,建立去中心化互聯網的基礎層。
Handshake 的野心則更大一些,希望從命名空間的初始開始,搭建出一個完全平行於 ICANN 的體系,實現真正的去中心化和權力下放。
在這個系統中,無論用戶想註冊「.crypto」還是「.eth」都可以,但是要先進行拍賣,所以它可以提供無限種可能性的域名結構。而且它為了遷移現有的 DNS 體系,還為那些全球最知名的網站進行了預留,這些域名的持有者只要通過密碼學的驗證就可以獲取在 Handshake 中的域名。
Handshake 是 獨立的公鏈 ,並採取 PoW 挖礦機制,也有專業的團隊推出了 Handshake 的礦機。不過這可能會帶來的一個問題是,原本只需要處理業務邏輯的協議,還需要額外擔心網絡的算力以及被攻擊的可能性,而 ENS 和 Unstoppable Domains 只需要依賴以太坊的安全性即可。
FIO Protocol 是一個專注於和錢包合作的去中心化賬戶系統,因為它的全稱是 Foundation for Interwallet Operability (錢包間可操作性基金會) 。它最重要的合作方是 錢包 ,因為它是加密貨幣的入口級應用。與錢包深度集成可以為 FIO 協議提供更完整的用戶體驗,比如對於交易功能而言,可以提供「請求交易」、「上下文交易」等功能。
FIO Protocol 也推出了自己的區塊鍊網絡,採用 dPoS 共識 ,這可能會成為它承載高性能的優勢,也可能會成為質疑它安全性的劣勢。
域名在區塊鏈中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作為用戶 Web3.0 身份的象徵,另一方面是作為 Web3.0 去中心化的基礎設施,因此域名有著較為實用的價值和較大的發展空間。
目前域名賽道還處於早期發展階段,應用較少。但在 Web3 的世界中,一定需要這樣的去中心化域名和賬戶體系,承載應用、網站和用戶身份,所以讓我們積極參與吧~
另外 DAS 也採用了 **「.bit」域名,DAS 最核心的場景除了可以作為統一的加密貨幣收款賬戶,支持收發多鏈的資產之外,還可以作為個人信息的主頁 ([]) ,或作為去中心化網站的域名等。但從團隊的願景和產品名稱上來說,DAS 更像是一個賬戶系統,而域名只是附帶的一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