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鏈簡介
區塊鏈行業綜述及定義
區塊鏈定義
區塊鍊是一種以密碼學方式保證數據不可篡改、不可偽造的分佈式賬本。
公有鏈定義
公有鍊是依靠區塊鏈技術開發出的底層架構,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集體維護、規則透明可信等關鍵特徵
區塊鏈技術關鍵特徵
去中心化
區塊鏈上的信息記錄分佈於網絡上的區塊中,不僅限於某單一服務器中
各區塊之間進行信息共享與交換時無需依賴第三方,任一節點停止工作亦不會影響系統整體的運作
不可篡改
區塊鏈中各節點都擁有完整的數據庫,單一節點無法進行篡改,若某用戶需寫入新數據時,需發起數據寫入請求並附上私鑰簽名,該簽名會在網絡中廣播並進行驗證
集體維護
區塊鏈系統由其中所有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共同維護,所有節點都可通過公開的接口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
規則透明可信
區塊鏈系統中各事件處理都需根據固定的規則驗證,並向各節點發送, 通過共識機制記錄
共識機制
由於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的特點,即區塊鏈用戶無需信任交易雙方和任何中心化的機構,即可實現迅速交易,這種信任的前提是區塊鏈的共識機制。
主流公鏈三大共機制:
POW定義:
節點可自由地加入或推出,平等地競爭特殊節點權利,節點成為特殊節點的概率與該節點擁有算力大小的比例相關,算力是指CPU或GPU計算時間,POW的主要使用場景為比特幣,比特幣網絡中的礦工通過自備的設備算力解數學題,首個發現特定屬性哈希的礦工將成為特殊節點
優勢:去中心化程度高,且節點可自由進出,避免某些節點長期成為特殊節點,造成權利尋租
劣勢:算力是成為特殊節點的決定性因素,算力解題的過程需耗費大量的電力,造成大量資源浪費
POS定義:
POS按節點持有的權益佔網絡中全部節點的比例來決定該節點能否成為特殊節點,這個權益通常指節點手中的代幣數量多少和持有代幣的時間, 這意味著節點所擁有的代幣越多,持有時間越長,成為特殊節點的可能性越大
優勢:無需耗費算力,環保性更強,縮短了共識達成的時間
劣勢:長時間運行該機制會造成馬太效應,早期持有代幣較少的節點話語權逐漸減弱,特殊節點長時間被某些節點霸占
DPOS定義:
每個持有代幣的節點均可進行投票選擇一定數量的特殊節點,若特殊節點後續的表現並未達到預期,其餘節點可再次重新投票
優勢:由於投票權被分散至各持幣節點,因此公有鏈的去中心化得到保證
劣勢:由於投票需要時間、精力以及技能,90%的持幣節點不參加投票,節點投票積極性較低
激励机制
節點一旦成為特殊節點,可獲得公有鏈提供的代幣激勵。此外,特殊節點舉報黑客地址也可獲得代幣激勵。激勵機制的實行是鼓勵節點參與到成為特殊節點的競爭中來, 並不斷維護區塊鏈系統安全運行。
公鏈概念分類
智能合約、DApps系列:
BSC、Heco、Polkadot、Solana、Eos、NEAR 、Algorand 、ETC、ETH、Harmony、Tezos 、Cardano、 Klaytn 、Stacks、 Flow 、Kusama、NEO、Hedera、Fantom、TRON
波卡系列:
Polkadot、Kusama
比特幣體系:
BTC、BCH、BSV、LTC
以太坊體系:
ETH、ETC
EVM虛擬機體系:
ETH,BSC,HECO,ETC,Harmony,Fantom
價值存儲:
BTC、LTC、Ripple
交易所公鏈:
BSC、Heco、OKExChain
分片概念公鏈:
Harmony 、NEAR、 Elrond、ETH2.0、Polkadot、Cosmos
跨鏈概念:
Polkadot、Cosmos
去中心化跨鏈自動做市商(AMM):
THORChain
算法穩定幣:
Terra
預言機:
Chainlink
互聯網計算機:
DFINITY
匿名,隱私概念:
Monero、Zcash 、DASH
互聯網物聯網概念:
Helium 、IOTA
去中心化存儲簡:
Filecoin、Arweave
體育粉絲:
Chiliz
Last updated